07
July
2022

山东:文化振兴成为美丽乡村“新封面”

返回列表

  山东省潍坊市国家级非遗项目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效东,今年初至今通过自己的传习工坊收徒20多人,带动村民增收超260万元;淄博市高青县孟荆陈村年近70岁的隋启涛老人说,村里新建了文化长廊,仅秧歌队就有四五十人,大家过日子的精神头儿越来越足;东营市垦利区将非遗课程设置在中小学,让乡村的孩子们留住乡土记忆。
 
  乡村振兴路上,文化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过去5年,山东文旅系统发挥自身优势,聚焦新时代乡村群众的期盼,推动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等资源转化,用心绘就美丽乡村的“新封面”。
 
  回应百姓增收关切
 
  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借助既有资源,结合乡村劳动力的特点,打造富有特色、能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文旅产业。近几年来,山东各地以传统工艺振兴为契机,培育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动齐鲁民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潍坊市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尊重和激发“守艺人”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兼顾传承和创新。通过梳理整合境内非遗、传统手工艺资源,将其与当地经济文化等生产要素有机整合,着力构建“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的整体优化路径,优化文化生态生存、生产环境,推动非遗以“手造”的崭新面貌出村、破圈、进城、走向世界。
 
  比如,潍坊市创立推广“潍坊好手艺”“潍有尚品”品牌,使“潍坊手造”更现代化、生活化。投资建设潍坊手造博物馆等研学、传播、体验设施,帮助激发市场需求、拓宽销售渠道,用“手造”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产业繁荣,打开共同富裕之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沂蒙老区临沂市以非遗手工艺加工为依托,开展技术传授和技艺培训,带动乡村开拓创业就业的新路子。当地在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聘请26名手工技艺精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手工艺人为工艺导师,并将其所在的企业、制作室作为示范场所,命名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实训基地,统一挂牌,鼓励非遗传承人、手工艺师带徒传艺,每培训一名学员并学成相关技艺,给予500元补助。
 
  舒心的日子扭起来
 
  新时代的乡亲,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这对各级文旅部门的业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发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势,以更具特色、更显活力的群众文艺活动,为乡村百姓带去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把培植壮大庄户剧团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通过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政策扶持、机制保障等举措,岱岳区培植壮大了兴岳艺术团、梦苑艺术团等一批优秀庄户剧团。这些庄户剧团奔走在基层第一线,演身边人、身边事,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快乐,使农村“文化味”更浓,文化“农家味”更香,成为宣传文明实践、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聊城市莘县以全域推进为手段在全县启动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村史馆),如今已建成889处乡村记忆博物馆(村史馆),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当地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在外名人、村庄老人搜集和整理一些老照片、老物件等的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讲好乡村故事。在场所建设上,当地文旅部门积极协调临街老旧房屋、红军老屋、村委会旧址等作为建设场所,建设思路上坚持“科学谋划、群众自愿、分类实施、建管并重”。
 
  2021年,莘县将特色村史馆纳入全县文旅精品旅游规划线路,盘活利用,“聊城市文化惠民旅游大巴”载着1万多名中小学生来到村史馆,开展特色文化研学游。
 
  乡土美学日趋流行
 
  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核心看点在于保持乡土本色,留住淳朴民风。
 
  近几年,威海市文登区从实际出发,注重提升乡村建设文化品质,联合多方力量打造新型艺术乡村,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标识,发展特色文化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文登区大水泊镇的瓦屋庄村就是“艺术IP”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2018年,山西王维水墨小镇创始人闫传明扎根原省级贫困村瓦屋庄村,利用村内废旧粮仓、猪圈等闲置房屋进行设计改造,建设了毕克官美术馆。如今,瓦屋庄村变成了知名的“中国漫画村”,常年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动漫艺术展览和乡村纪实画展。一方面,漫画相关产业集聚拉动的村庄基础设施投入2000万多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的支撑和包装加持下,当地特色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淄博市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当地坚持全民参与乡村建设,村民是最好的导游。在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建设“时间之花”“编织系结”等极具现代感的艺术作品过程中,充分调动周边村民参与,提高村民参与能力和参与程度。
 
  如今,淄博市沂河源田园综合体通过整合多种业态资源,由单一的乡村建设,到构建田园综合体式的新生态链的转变,实现了乡村经济、文化的持久发展。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