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December
2021

拒绝同质化 向原创进发

返回列表

  我们所处的时代日新月异。文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网络的即时传播,都让受众置身于极为丰富、庞杂、宏大的信息轰炸中。按理说,量变带来质变。产量上去了,质量应该水涨船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艺术门类中。观众经常处于拿着遥控器却不知道看什么,看什么都一个样儿的处境,或者走出剧场的刹那,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甚至一些作品,看到开头、看到人物设置即知道后边的故事走向。比如,2020年是全面决胜小康之年,各地剧团纷纷推出扶贫戏。然而,总览全国的扶贫题材剧目,除了优秀作品有着独到发现和表达,某些作品却“遵循”着同样的创作套路:第一书记包村,面对观念老化、凝聚力涣散的村委班子和几个调皮捣蛋、怪话连篇,秉持“等靠要”思想的落后村民,一路过关斩将,直达脱贫终点。在这一路径中,点缀其间的是扶贫扶志、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精准扶贫等不同的扶贫政策图解。曾有某评论家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自己在整个2020年中看了大约20台扶贫戏,抛开剧种、音乐差别,这些戏都像是一个作者写出来的,也像是一个团演出来的。唯一不同的,是上个戏搞民居,这个戏种大棚。”另一种说法是,各平台目前尚积累着一堆待审或审过却难以安排播出的扶贫戏,其中,不乏投资可观、制作班底力量雄厚的作品。而从播出过的作品来看,除了《山海情》等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外,也有某些扶贫作品未能实现预期。重大历史节点向来是文艺创作的高峰期。今年欣逢建党百年,涌现出大批红色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像电影《1921》《革命者》《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这样的优秀之作。但相比整个作品产量而言,特点鲜明、风格突出、人物生动、意蕴深沉,能长久回荡在观众心中的作品依然不多。另外,反映现实生活的都市剧、职场剧也同样同质化现象严重:不是霸道总裁与职场灰姑娘这一老梗的延续,就是古装宫斗场面置换为当代办公室中的斗狠比黑、互相倾轧,抑或是在所谓“奋斗打拼”的幌子下,俊男靓女谈情说爱、香车名品的视觉展示与兜售。及至近年来的IP开发和转化,由于其原小说写作的草根属性和更新频率要求,更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复制粘贴、情节雷同甚至抄袭剽窃,几乎让其成为被公众诟病的重灾区。视频网站上不时推出的修仙、诛仙、魔兽题材,寻根究底,依然有着十年前乃至更早的“仙剑”系列的气息、特征。一种题材兴起,立即有一堆跟风模仿者汹涌而来。后期特技、视觉色彩也许日益精进,但主题、内容、类型却一直在一个层面上徘徊。同质化、扁平化、单一化,依然是近年来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产生同质化的原因很多,第一个原因是与当前艺术创作流程中的工业化程度有关。以影视剧创作来说,目前,影视公司评估剧本的部门往往依赖于网络大数据,在题材、话题、人物设定、命运轨迹上更倾向于大数据反馈回来的网民观众的喜好。比如,一段时期内霸道总裁流行,就在选材上偏重这一类题材;女强男弱题材流行,就在人物设计上忽略女性本该有的性别之美,夸大其彪悍、中性、强势的一面……对于影视剧的批量生产现状,某编剧曾经提出批评:“我们生产的不是作品,甚至不是产品,是理财产品!”个人以为,这话十分形象。实质上,大数据是什么?是经验,是一段时间审美和体验的反映,是传播范畴的概念而非创作概念,不应该成为创作过程中主要依赖的力量,更不应该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创作导向。更何况,这一大数据往往来自网上的主力——青年群体,在选择其作为作品投放方向的时候,就无形中遮蔽了更多的其他人群,也滤去了影视剧本该有的个性、丰厚、扎实与质感。
 
  同质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原创力不足。面对经典,我们沉浸在其人物个性、命运轨迹、时代变幻、思想洞见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感动外,同样钦敬这些创作者十年磨一剑,用生命抒写的那分热忱、执着。在他们的心里眼里,有的是对艺术的挚诚,对创作的敬畏。而面对当下的浮躁,文艺工作者们也难免被裹挟其中,失去定力。功成名就的创作者,往往沉陷在经验写作之中,在存在焦虑中不断重复自己,以保有江湖地位;年轻的创作者们,在网络门户大开后,在批量生产的压力下,迅速学会从美剧、英剧、韩剧中截取桥段,进行组合、转化后为我所用,快快乐乐地做起了“勤奋的搬运工”。在低成本高回报的运作中,漠视原创、不尊重原创的风气越演越烈。表演创作可以抠像,导演创作可以由助手代替,剧本创作当然也可以由助手到处“扒”东西拼凑。于是,泡沫浮泛、没有营养的垃圾快餐甚嚣尘上,占领视野,污染文艺环境。不论哪个时代,原创都是最具生命力的;原创力也是一个国家文艺发展的核心力量。因为,它是创作者由生活中感怀,从内心出发,最真挚、最热烈也最纯粹的表达。如果这种表达是代表着一批民众发出声音,摹写着一个时代的烙印,塑造了一组动人的、个性鲜明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就具备了传得开、传得久的基础,就具备了经典性。
 
  产生同质化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距离生活太远。创作者距离生活远,作品必然走向悬浮、雷同、同质的误区。我们经常说,艺术家距离生活有多近,生活就回报你多深,甚至是十倍、百倍的回馈。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创作者永葆活力的不老魔法。现实生活中热气蒸腾的气息、各行各业中人物奋斗创业的百态、小人物小生活中的烦恼幸福、大英雄大时代里的风云激荡、青年的梦想与迷惘、中年的压力与和解、老年的孤独与宽厚……都给予我们笔下最丰厚的素材、台上最生动的表达、影像中最鲜活的色彩。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少创作者愿意俯下身去,像当年作家柳青写作《创业史》那样,倾听土地和百姓的声音;创作者也越来越难有走进民间的通道、时间。一些项目急于上马,将创作者“关”在酒店里,一场场策划会开下来,剧本骨架、人物形象、主要事件就全确定了。这种闭门造车的创作方式,很难避免雷同化、同质化,因为,未经从生活打捞、一蹴而就的构思、想法,往往是从他人作品中积累下来的“二手素材”。我自己的一次创作经历是,在以河钢(塞钢)为题材创作电视剧时,采访之前,我想象的当代钢企还是20年前“傻大笨粗”、污染严重的形象,钢铁技术工人也还是传统影视剧中粗糙的样子,但走进钢厂,曾经最脏的高炉(炼铁)车间可以盘腿席地而坐喝茶这一现象,让我十分吃惊。及至站在塞尔维亚泽蒙大桥前,走访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河钢(塞钢)管理团队,中方跨国人员对于世界经济的把握,操着流利英语谈判合作的状态,让我们编剧团队深深震撼: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钢铁从孱弱走向强大,而比钢铁更为强大、有力的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再以过去常用的以一个车间的师徒纷争、爱恨情仇来写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跨国企业,从主题、格局、人物、事件、环境上说根本无法企及,更无法写出时代发展下的中国故事。
 
  观众总爱说,生活比剧本精彩一千倍。的确,瞬息万变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提供着超出人们经验的故事。人们之所以还需要艺术,并不止于艺术对生活的再现与模仿,更重要的,是艺术对于生活的浓缩、概括、思索,最终达到审美。不肯在生活的矿脉中深耕细作、掘取黄金,只以肤浅、表面、大同小异的故事、桥段娱乐观众,最终结果是文艺的公信力越来越差。因此,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自始至终都需秉承“六心”: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初心,尊敬艺术、崇尚职业的真心,守得住寂寞、冷静对待浮躁、不断精进能力的耐心,下得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恒心,放弃经验、超越自我、超越同时代的狠心,以及敬畏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决心。同时,对于文化管理部门、艺术创作管理者、制作行业,也只有大张旗鼓地张扬原创力,激发原创力,才可能真正地让作品摆脱老化、固化、僵化,进入到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自由状态。
 
记者:陈建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