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arch
2022

演艺数字化热环境下也要有冷思考

返回列表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演艺产业上线上云,巩固线上演播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传播方式及手段与时俱进,对于文化演艺机构来说,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清晰的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的“互联网+演艺”产业模式,正成为文化演艺机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更重要的是,“在线演艺”“演艺直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附加手段、一种应急渠道,而将成为一种基因。这就要求我们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突破传统现场演出局限,通过舞台演出内容与数字化呈现的高度融合,运用“互联网+演艺”思维打造演艺新空间,探索演出新业态、新常态。其中,“演艺直播”作为“互联网+演艺”新模式、新业态、新消费的时代已然开启。
 
  多方发力 “演艺直播”迭代
 
  2020年被定义为“云演艺”元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及常态化背景下,演艺行业也逐渐从“抓救命稻草”的态度转为全局化、理智性的探索。“云演艺”的功能也从疫情初期的“鼓舞士气、摆脱绝望”,发展到了在线模式的升级迭代,演出直播的底层逻辑正被重新审视。线上演出正在表现出一种和线下演出完全不同的包装逻辑和呈现要求,直播演出的即时性则赋予这一样态更强的互动属性;相比传统线上直播,其呈现的专业性和内容性更具竞争力。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持续发展,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成为演艺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倒逼文艺院团对发展舞台艺术、开拓演出市场、增强营收能力、扩大观众规模等作出新的探索和实践。中直院团积极探索,推出系列特色演播剧目、打造系列新媒体平台,扩大了优秀艺术作品影响力和传播力,满足了疫情期间群众文化需求,值得充分肯定。
 
  从剧目、剧院到剧场,各方在内容、技术、资源和品牌等角度发力,一方面从软硬件技术升级入手,持续打造云端AI化数据核心能力;另一方面,逐步将产品升级为集创意灵感、云端素材、在线制作、云端渲染、流程管理等于一体,包含多个子产品矩阵和能力插件的内容生产和数据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形成新供给 刺激新需求
 
  对于演出机构来说,从线下到线上绝不仅仅是呈现场景的转换,更是内容生产的方式、要素和价值的重新排序。演艺市场可以形成更丰富、更创新、更优质的新供给,刺激新需求,“演艺直播”则有望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新的互动体验,现场演艺的生命周期、经营半径和商业价值都将无限放大。
 
  互联网直播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和智能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演艺产业进行智能决策,提高经营效率,优化内容和服务,提升观众体验。同时,通过建立智能互联和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能够有效改变文化资源信息割据和数据封闭的格局;通过有序汇集并深度挖掘海量的文化资源大数据,改变数据研究和信息服务相对薄弱的现状;通过共建共享的互动文化平台搭建,为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示范。
 
  未来,剧院必将是数字型、智慧型和体验型的场馆,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除实现专业演艺场馆必备的艺术交流、传播、教育等基本功能外,通过多媒体、AR/VR、AI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也能够对演艺场馆的建筑物及运营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智慧化管理,并实现院线资源的互补及联动。
 
  随着相关主管机构开展的“演艺直播”顶层战略研究、出台促进“演艺直播”发展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演艺直播”产业发展规划等举措,引导和鼓励“演艺直播”的试点,特别是结合互联网产业的应用示范,包括数字经济、工业设计等创意经济,虚拟技术等创新行业与演出内容、运营相结合,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对“演艺直播”的共同开发和共同利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热潮之下要有冷思考
 
  不过,在“演艺直播”热环境下,我们也需要有冷思考。首先,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观念和手段、内容和形式、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等相结合,推动艺术创作和演出演播更好适应网络时代的观众审美需求,为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更多人共享艺术发展成果。这里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即线下是根本、线上是助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把握根本、用好巧劲,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本末倒置。
 
  评估线上演播效果及其与线下演出的融合成效,可以重点从3个方面来看:线上演播何时能有收入;线上演播何时能带来利润;线上演播收入何时超过线下演出收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为线上演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线上演播不是容易的事,操作起来难度大。要借助和用好大的门户演播平台、移动运营商等技术力量、专业团队,增强“内容为王”观念、投入产出意识,本着守住底线、互利共赢的态度,与相关方开展洽商合作,将文艺院团的优质演出转化为开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要树立法治思维,在合作中厘清权利义务,特别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再者,强化高新科技与文艺演出融合发展,推进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融入文艺创作、纳入文化产业,特别是要加大对舞台机械、服装制作、道具开发、衍生艺术效果(焰火)等产业的支持力度,补齐短板不足。
 
  云演播不是简单地把内容从线下搬到线上,既需要自由视角、多视角、8K、VR等技术及高新视频生产系统提供动力支撑,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运营商强大的5G等提供联接支持,确保极致体验不打折扣地呈现到用户面前。运营商新渠道与云演播新内容互为所需,多方合力、各展所长、共创共赢将是中国云演播新业态乃至整个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范锐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