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May
2022

让更多文物“开口说话”

返回列表

  2020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文化遗产,正在以越来越丰富、生动、新颖的方式“活”起来,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就有很多话题性新闻不断涌现。从《唐宫夜宴》一夜之间“霸屏”,到全民围观三星堆考古直播,“95后”视频博主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金面具,再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策划制作的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开播……2022年开春,《只此青绿》借央视春晚“出圈”,再一次成为现象级话题。
 
  让观众感知文物的“生命”
 
  这些热门节目的相关话题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的热度不断攀升,借文博类节目的热播,昔日相对冷门的考古学日益活跃,变得“亲民”且自带流量,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平台积累了日益庞大的粉丝群。
 
  如果观众仔细留意这些关注度不输热门剧的文博节目策划,便会发现文物走红背后的吸睛路径。一是关注度引流,即邀请公众人物作为讲述人,有的让知名演员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借流量讲述人的社会热度,增加文物曝光率和知晓度。二是节目形式的创新,如《唐宫夜宴》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存河南博物院的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来源于已经家喻户晓的《千里江山图》,用舞蹈之美展示文物之雅,用跨界的手段展示文物,让古代文物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三是让文物与“潮玩”相结合,比如一些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原型做成“盲盒”的尝试,将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与市场价值融为一体,经过一系列创意策划、精心包装后,文物已经不再仅仅是博物馆架上或库房的陈列品,而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欣赏、可收藏的“潮玩”。
 
  文物展示需借力科技创新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1月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这是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首次从部门规划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度将“科技创新”写入文件名,并要求“融通多媒体资源,强化内容建设,创新表现手法,拓展传播渠道,推进重要文物全媒体传播”。文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符号,在新时期愈发受到重视。如何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对考古成果进行创新展示、精准阐释和融合传播,最大化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成为“十四五”时期文物“活”起来的又一重要命题。
 
  “线上博物馆”的出现是科技创新在文物全媒体传播方面的重要探索。很多“线上博物馆”制作的VR实景,详尽的展品介绍、文物细节的展示,比线下看展的体验毫不逊色。
 
  创意能够大胆驰骋,离不开坚实的技术支撑。广播电视技术“5G+4K/8K+AI”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势必将支撑更多“还原式”“体验式”考古节目,用技术手段“激活”历史场景,打造出更多的“视+听+触”多维融合的立体舞台,加强互动体验。
 
  利用科技手段直抵考古现场,立体化呈现项目全貌,还原甚至再造历史场景成为很多节目的标配。以《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展演季》为例,节目首开舞台化呈现考古空间探秘的先河,使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360度灯网与起伏自如的地屏交相辉映,打造无限延展的五维时空,营造人在其中的体验。
 
  增加文物与生活的交集
 
  形式的创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对文物内涵的生动把握。无论是沉浸式体验中的技术创新还是跨界演绎,都不能一味注重形式新颖,还要在趣味性和互动性上下功夫。
 
  文博类文创产品的创意转化是加强趣味性的有益探索。“博物馆+餐饮”“博物馆+美妆”“博物馆+服饰”“博物馆+金融”“博物馆+游戏”“博物馆+旅游”的业态叠加纷纷出现,如三星堆博物馆上线的“古蜀萌娃”系列微信表情包,冰冷青铜面具变身会说四川方言的可爱萌娃,引发网友纷纷下载;湖南省博物馆以“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IP为主题,用“吃好喝好”的美食话题输出历史和文化……均为文物与现代生活制造了更多交集,收获了如潮的好评。一些博物馆推出的“动态文创”则提高了互动性。如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该产品将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壁画等“微缩文物”碎片藏进土中,让人们在家“考古”,乐趣无穷。看到这个系列备受欢迎,河南博物院又推出了“散落的宝物”系列文物挖掘和文物修复盲盒,沿用了“动态文创”的概念,还原从挖掘、清理到拼摆、粘接、修缮等一系列文物修复体验。
 
  没有坐而论道的说教,也没有必须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这些创新的传播手段,让文物跳出宏大叙事,走进日常生活,也更符合年青一代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文物与科技的交集,拉近了千百年前的故事与现代人的时空距离,让观众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中华文明;文物与生活的交集,让更多人被文物的“亲切感”所打动,让文物背后原本不为人知的故事自然融入人们的知识体系,从而更真切地感知“文化认同”的历史深意。
 
胡 芳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