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May
2022

旅游演艺:应对疫情 如何破局?

返回列表


《只有峨眉山》百人汉服游园活动
 
  疫情进入第三年,旅游演艺受到不小冲击。在总体人员流动降低、旅游人次减少的背景下,旅游演艺特别是实景演出目前境况如何?近两年新上马的旅游演艺项目又有哪些创意与创新?在疫情常态化的新阶段,旅游演艺的运营方如何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保证演艺项目常演常新?本报特别关注国内几个旅游演艺项目,看看大家在疫情之下如何运营。
 
  类别一 独辟蹊径 逆势上扬
 
  代表作品:《桂林千古情》
 
  成绩与亮点:去年桂林千古情景区共接待游客228.65万人次, 营业收入1.14亿元,演出场次675场。
 
  2017年,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十强企业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宋城演艺”)选址桂林阳朔,投资8亿元打造了桂林千古情景区。景区根植当地历史与传统文化,挖掘文化内涵及风土人情,兴建了一个传统而又新潮的主题公园,推出了一台叫好又叫座的歌舞大戏,形成了聚实景体验和演艺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文化演艺”发展模式。
 
  自2018年7月开园以来,桂林千古情景区很快赢得市场的认可。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底,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46.3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营收4.65亿元,《桂林千古情》演出累计2573场次;景区还为阳朔增加就业岗位300多个。在宋城演艺“千古情”系列景区中,桂林千古情景区整体经营业绩稳居前四。
 
  短短数年,桂林千古情景区迅速崛起为广西旅游演艺新标杆。《桂林千古情》是宋城演艺立足桂林本土文化精心打造的一台大型歌舞节目。“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的今天,讲好桂林故事,帮助广大游客读懂山水背后的文化,十分重要。”宋城演艺副总裁郑琪说。
 
  2018年至2019年,桂林千古情景区在市场上持续火热。不料,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令旅游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2020年以来,桂林千古情景区积极应对,多措并举,让一度萧条的市场重新旺起来。
 
  一是搞好科学防疫。景区按宋城演艺的统一部署,引进电子扫码、体温安检门、自动消毒机器等设备,实行景区双通道管理和公共场所每日消杀等措施,形成了科学有效的防疫机制,打造阳朔科学抗疫的景区样板。
 
  二是开发网红景点。景区进一步推进传统、时尚与科技有机融合,开发爱情点赞器、声音邮局、针雕墙、喊泉等新颖的互动装置,增设近景魔术、变装馆、变脸、定点造型等体验项目,形成了多个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
 
  三是开展创意活动。景区立足桂林本地文化,结合时令节庆,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民族特色长桌宴、彩色丰收宴、高空餐厅免费吃米粉、电音泼水节、西瓜大作战、荔枝采摘节等,不断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四是创新营销方式。景区紧紧把握后疫情时代新趋势,瞄准短视频新媒体传播,打造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矩阵,推动网络宣传平台立体式互动,实现线上内容输出与线下市场推广双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21年桂林千古情景区共接待游客228.65万人次,营业收入1.14亿元,演出场次675场,同比分别增长60.8%、28.2%、33.1%,恢复态势明显。其中,2021年“五一”小长假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47%,创同期历史新纪录。
 
  “下一步,我们将以‘温暖的现场游乐’为主题,进一步在体验互动、情境演出、活动开展上下功夫,打造让人向往的旅游产品,为当地文旅市场复苏作出新的表率,为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谱写新的篇章。”郑琪说。
 
  类别二 “暂停”后断断续续停演、复演、打磨
 
  代表作品:《只有峨眉山》
 
  成绩与亮点:戏剧研学+主题活动+多元业态
 
  2019年9月25日,由四川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王潮歌创作并执导的《只有峨眉山》公演,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风采。遗憾的是,不到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其按下了126天的“暂停”键。此后2年时间,经过断断续续的停演、复演,该剧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品质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该项目位于峨眉山市川主镇峨川路99号,总投资额8.19亿元,占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内容以峨眉山最负盛名的云海为创意元素,打造了“云之上”情境体验剧场、“云之中”园林景观剧场、“云之下”实景村落剧场3个演出剧场,并在全国首创了实景演艺与周边自然村落相融合的演艺方式。《只有峨眉山》开创了四川乐山创新文旅融合全新业态模式,实现了艺术要素与技术要素的高度融合,成为四川的旅游新名片之一。
 
  两年来,《只有峨眉山》不仅通过近1000场精彩演出吸引逾20万名观众,还以“文旅+演艺”为思路,整合周边文旅资源,不间断地为广大游客的美好生活赋能。其中,戏剧研学之旅备受业内关注。
 
  作为2021年度乐山市中小学生“乐游嘉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只有峨眉山》重磅推出了集“探秘幻城”“仙境打卡”“我是演员”“穿越时光”四大主题为一体的戏剧研学产品。以沉浸体验与互动教学为核心,通过“戏剧+研学”模式,将实景体验融入研学线路中,用戏剧串联起研学过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探索8000平方米的云雾景观,体验上世纪80年代四川农村生活,近距离感受音乐、戏剧、舞蹈、灯光带来的艺术氛围,同时,还能接受专业演员授课,登台实演互动,感受作为演员与观众的不同视角,融入真正的戏剧世界。别具一格的内容让《只有峨眉山》成为越来越多研学团队和亲子出游的选择。
 
  不仅如此,《只有峨眉山》还利用节庆日,在“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等剧场空间,策划开展幻城仙河主题大秀、百人汉服游园、元旦童年回忆杀、虎年新春游园会等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打卡参与。同时,新鲜招募的格调咖啡厅、时光里的老茶馆、怀旧小卖部等特色店铺,也不断丰富景区业态。多措并举的思路让《只有峨眉山》为后疫情时代广大旅行商提供完善产品保障的同时,还为乐山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
 
  类别三:在疫情中诞生 逆境中开创演艺新模式
 
  代表作品:《寻梦滕王阁》
 
  成绩与亮点:优化项目+创新演出+政府帮扶,《寻梦滕王阁》2021年1月公演至今共接待14.5万人次,演出近400场。
 
  2021年1月1日,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寻梦滕王阁》在国家5A级景区江西南昌滕王阁拉开序幕。《寻梦滕王阁》将“诗书礼乐”等文化渗透在演出中,突出文人风骨、诗词神韵,集中表达古往今来圣贤们汇聚在南昌这座“英雄之城、文化之城”的因由,也是集游园式体验、沉浸交互表演于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之一。
 
  《寻梦滕王阁》由南昌旅游集团联合阳光媒体集团打造,公演至今一年有余,其将南昌山水人文空间的独特性展示出来,为南昌进一步打造城市品牌和提升城市品位作出贡献。在项目运营期间,《寻梦滕王阁》紧跟市场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合作资源,创新式构建一站式旅游体系,联合滕王阁景区、滕王阁游轮等旅游项目推出各点联票,与滕王阁热点旅游项目深度绑定,与本地热点景区合作,输送优秀的演艺资源。
 
  为吸引客流,公司创造性地推出了“点亮东门”行动:演员们身着演出服装,配合欢快、潮流的现代音乐;中华武术表演、古典仪式表演,展示大唐盛世、泱泱大国的礼仪气度……“点亮东门”活动以热烈的氛围吸引游客,帮助景区增收。
 
  《寻梦滕王阁》诞生之时仍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中,项目积极响应政府的疫情防控部署,在确保景区安全的前提下,发掘市场、做大市场,确保疫情防控与市场两手抓。《寻梦滕王阁》编织出最严密的疫情防控“网格”,精准防范。在景区各出入口派驻专职工作人员,严格把控人员出入;在验票口采购了两台红外线测温安检门、安检机,最大程度守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坚持每天消杀、测温、扫码,提醒游客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在严峻的疫情下,《寻梦滕王阁》仍然寻找并深挖项目的突破点:一是优化项目,打造新网红亮点。目前项目主要以夜间演艺为主,针对滕王阁北园互动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打造尚待开发。通过不断的外出考察、学习和借鉴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丰富园区内项目内容,提升游客游玩体验,打造沉浸式夜游新体验。
 
  二是创新演出,紧跟市场需求。常态化对项目内容进行整改创编,努力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提升整体演出效果,以新颖的舞台、高质量的演出吸引全国游客,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项目的良性经营不仅需要自身变革、创新发展,更需要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该项目公演之初就被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列入“文旅融合”惠民项目,并在运营期间申报江西省委宣传部的2021年江西省文化产业扶持项目,获得了资金扶持。政府的重视和帮扶使《寻梦滕王阁》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逆势生长,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寻梦滕王阁》将以创新为自驱力,在运营模式上推陈出新、在内容上符合大众文化导向,打造城市“夜经济”标杆项目。

《桂林千古情》演出现场   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类别四 因疫情停下脚步而苦练内功
 
  代表作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成绩与亮点:升级舞台、灯光及景区+升华禅武文化
 
  3月4日,中岳嵩山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迎来了2022年的首次演出。在沉寂4个月之后,中岳嵩山待仙沟再次响起天籁梵音,为初春的嵩山之夜增添融融暖意。然而,仅仅演出10天左右,由于疫情原因该项目又不得不停演。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河南第一家大型实景演出,作为河南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其已正式公演15周年。今年的首演现场,几位曾经在该演出中饰演过“牧羊女”的演员齐聚嵩山,大家集体唱起一曲婉转悠扬的《牧羊曲》,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激情。
 
  静坐蒲团之上,听着天籁之音再次回响在山谷之间,众多观众感受着身边的自然万物,沉醉在牧羊女美妙的歌声中,被气势恢宏的武术表演震撼,为绚丽耀眼的灯光而赞叹……自然山水和精彩的表演相得益彰,水照幡动、皓月当空、棍舞风中、气贯长虹、僧袍浮动、妙音袅袅绕梁。
 
  疫情打乱了演出的常态安排。虽然演出因疫情暂停,但所有演职人员没有“躺平”,而是苦练内功、认真打磨提升。据了解,今年为让舞台演出效果更震撼,在疫情休整期间,演出方对舞台设备、灯光系统及景区亮化等进行升级改造。为使演出时武术、音乐、舞蹈更完美地融合,更好地展示出禅宗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魅力,在挑选演员时,演出方要求演员对禅武文化要有一定的领悟和理解,并能通过肢体语言、神态等恰到好处地将之展现出来。
 
  据了解,15年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中岳嵩山待仙沟几千次响起天籁梵音,给海内外观众阐释美好的音乐和禅意。让游客感受身边的自然万物,沉醉在牧羊女美妙的歌声中,感受气势恢宏的武术表演。该项目演出方负责人表示,目前由于疫情一直在停演中,具体何时复演,还得根据疫情情况来定。未来,其将通过不断提升和持续创新为观众带来更高水平的文化作品,让大家在音乐大典中深刻领悟禅宗文化和人生哲学。
 
  (统稿:刘妮丽,文字:宾阳 付远书 王竹青 鲁鑫 李志雄 翁光阳)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现场
 
  专家观点
 
  存量变增量 危机中寻新机
 
  疫情让旅游演艺遭受重创,大部分地区的演出无法正常进行,很多演艺机构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了“随机应变”的举措,寻求应对疫情的解决方案。
 
  第一,中国目前的抗疫防疫政策是全国一体化的,维持动态清零既是基本格局,也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对于旅游演艺机构来说,如果辖区属地疫情一直较为平稳,可在原来演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诸如亲子和研学等新内容,一来增加营收,二可丰富内容,三是灵活应变。
 
  第二,仍处于中高风险区的旅游演艺机构应如何应对?如何破局?这是对企业运营决策能力的考量。没有演出不等于无所事事,利用这个节点苦练内功,提升团队的管理能力和营销推广能力,一旦形势转好,抓住时机,扩容增效。如河北承德的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典》,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年未能演出,在此期间其对观众席进行了改造,将原有的2800多座席提升到了3300多,同时加大了对内容和品质以及现场声光灯的提质升级,去年5月和10月在疫情相对稳定的时候,业绩同比均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
 
  第三,国家和地方目前已出台系列举措开展帮扶,但企业自身也应主动求变,如西安的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在疫情相对稳定时增加了演出场次,实现了业绩的翻番,将疫情的不利影响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控制在了低点。
 
  第四,疫情是对企业风控的最大考量,也促使旅游演艺行业重新洗牌。一些企业坐以待毙,另一些企业则主动出击,从中寻找新的商机。今年海南毗邻三亚的“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先后推出了3款体量偏小的演艺产品,一是借鉴了广受年轻受众喜爱的“剧本杀”玩法,在热带雨林实景环境中打造了由观众参演的《雨林部落·呀诺达探秘》实景游艺项目,提出“旅游中的游戏,实景中的演艺”新模式,改变了传统旅游演艺项目中只注重大投入而不注重新玩法的模式。同时在景区中增加了实景亲子研学项目《雨林奇遇马戏团》和雨林实景现场演出《雨林部落传奇》。这些产品都是白天户外的轻资产产品,既不需要灯光投影和机械设备,也规避了室内空气不流通、一旦出现疫情而被关停等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这种模式受到了很多景区的欢迎。将景区的存量通过新的演艺产品做增量,在危机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鼎盛文化总裁、中国旅游演艺联盟执行主席 梅洪)
 
中国文化报记者集体采写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